文|王雪岩
我们似乎生活在一个讨债的社会,常常看到某些人在试图与建立更深入的关系时,很难真实的表达出建立关系的愿望,却往往采用一种“逼迫”的方式,却不知,这方式反而把他与人的关系越推越远。
看电视剧时,常见的镜头是守寡多年的婆婆跟儿媳之间的战争,这时候,最倒霉的,是夹在两个女人中间的那个男人,每每都能听到一句最让我感觉心惊肉跳的话:“要不是为了你,我……”,每当母亲使出这个杀手锏,当儿子的就会泄了气,战争也许就此打住了,隐患却也在此刻埋下了。
母亲成功的勾起了儿子的内疚,让儿子觉得自己若不能达到母亲期望的样子就是欠下了母亲一大笔债,于是,就想让自己对母亲多些顺从。当他顺从母亲的时候,又引爆了老婆的不满:“你这么大的人了,什么都听你妈的,你到底跟我是两口子还是跟你妈是两口子?”于是,这个男人又欠了老婆一笔债。
欠人债的日子不好过,想想看,谁有那么大的气魄一辈子跟自己的债主生活在一起,天天只要一见到他就马上会想到自己欠了人家一屁股的债?所以,只要是人格中没有受虐特质的人,他一定会因为受不了欠债的压力而试图逃开与债主碰面,逃开的结果,是使双方的关系越拉越远。至于说那些真的有受虐特质的人,关系同样也会出问题,因为,施虐和受虐本来就是一对孪生兄弟,这个人只要愿意受虐,那他也一定会施虐,施虐的结果,他也一定会把人赶跑。
返过头来再让我们看看,当老妈和老婆在对那个男人抱怨时,她们真正表达的是什么呢?
其实老妈在说的是 “我爱你,因为你对我很重要,我曾经为你做过很多事情,那是因为我希望我对你也很重要,可是,我现在觉得你一点都不重视我,我很伤心”;老婆在说的是“我与你结婚,很希望拥有一个完整的老公,当你那么听你妈妈的话的时候,我觉得我没有办法得到你完整的爱,这让我感觉很失落,我希望能得到你的关注更多一点”。
看到了吗?老婆与老妈其实真正期待的,是能与这个男人更亲密一点,可她们的做法,却在实际上把这个男人推得越来越远。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结果,是因为在她们与人建立关系的时候,习惯采用一种无效的沟通模式:你欠我的。
其实,这样的关系模式在我们生活中司空见惯。
我的一位咨客曾跟我描述过她与母亲之间的过招:这个家庭本来是有两个孩子的,可是第二个女儿因病早夭,所以剩下的这个女儿便被当成了珍宝。她在母亲的珍爱下长大,母亲的爱让她觉得喘不过气来,她觉得自己已经完全生活在母亲的控制之下,三十多岁了,母亲对她的衣食住行照顾有加,她的儿子完全由母亲带大,所以,在自己儿子成长过程中,她也失去了发言权。
母女之间的冲突,因为儿子教育的分歧而暴发了,她觉得自己没有勇气与母亲沟通儿子的教育问题,因为母亲为她付出的太多了,可是同时她又觉得如果按照母亲的方式教养儿子,又有诸多的不妥。最终,在母女的僵持下,她选择了离开母亲,到外面租房住。
接下来出现的情况是,每次她回去探望母亲,母亲都会对着她鼻涕一把泪一把的控诉,说自己把外孙子带大多不容易,现在他们在外面住,自己有多不放心。母亲的哭诉让她觉得自己很不好,是个“坏人”,她来到我的治疗室,希望通过咨询把自己变成一个好人,同时,她也怕极了母亲,因为只要见到母亲她就会觉得自己实在是大逆不道,为了避免这种感受折磨自己,她尽量避免回到母亲家里去。而她的不去,常常使母亲恼火,于是更多的在她面前哭诉自己的不容易,这让她更怕回到母亲家里去,因为她觉得自己欠妈妈太多了,每次见到妈妈都会让她觉得自己是个罪人,所以还是远远离开妈妈让她感觉比较舒服些。
我的一位朋友的情况尤其让人揪心:将近五十岁的年纪,她时时会想起自己小的时候,父母对自己如何忽略。其实她现在事业有成,住在一座有私家海滩的大房子里,在外人的眼中,她的生活绝对算得上高水准的,这与她小的时候父母对她的严格要求不无关系,但她对那些严格要求的解读是:父母不爱自己,因为他们对自己实在是太狠了。为这件事,她的老母亲没有少向她认错,可是不管怎么样,她没有办法放下心中对幼时没有得到父母情感上滋养的不满,她对周围的人也充满了怀疑甚至敌意,这让她把自己的生活搞得一团糟,当痛恨成为她生活的主旋律的时候,她使自己没有办法体验到生活中的一点点柔情,其实,她一直在折磨的,是她自己。
这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我们以为别人欠我们的,我们以为我们有权力向他们讨回那笔情感债,却没有想过,时间没有办法倒流,已经逝去的光阴不可能重新来过,真正欠我们的,不是父母,而是命运。是父母生活的那个时代没有教会他们什么才是对儿女的爱,而我们,没有办法向历史讨债,也没有办法要求命运偿还我们的缺失。当我们死死抓住自己讨债的“权力”,一定要向历史、向命运讨个说法的时候,我们也只能最终落得一个一败涂地。
其实,在这个世界上,无论我们为他人做多少事情,都没有人欠我们什么,因为,我们之所以愿意去做那件事,是因为我们从做那件事中有所得:母亲从养育孩子中收获了成长;员工从为老板打工中收获了价值,教师从教学中收获了满足……所以,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没有权力制造“你欠我的”,何况,我们制造出来的那些债务,最终只能让我们自己受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