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围观别人的亲子关系且抑制不住要评头品足之前,可否先这样问自己:“我能否包容别人表达爱的方式?”
“我每星期回家,和孩子相处一小时,一年有56个小时了。56个小时是多少分钟你会算吧?已经好多了。我小时候,一年才见我爸一次。过年他才回家几天。每次都带我去钓鱼,很冷,你知道我老家有多冷。我们都不说话,围巾捂住半张脸怎么说话?而且本来钓鱼就不能说话,两父子默默地钓鱼。钓了一起提回家,交给妈妈炖了吃,很有默契。不用说什么,一家人围着火炉,很暖。我很开心,见到爸爸我就开心,妈妈也开心,一家人都开心。
“我就是不明白,你为啥老跟孩子说我回家少,其实你想说什么?跟我爸比,我回家够多了。我真不明白你想我怎么样。我也是在工作后,才和我爸说话多起来。很多职场和待人处世的事,是男人和男人之间的事,和妈妈说没用,我自然就会和爸爸说。我妈从来没有说过我爸。我小时候和爸爸见面少,说话很少,但我们相处得有质量,这不在于多少,在于质量。我现在很健康,也没什么你学的心理学说的童年阴影。我就是不明白你还想我怎么样?”
这是三年前我参与的研究其中的一个案例片段。这个研究关注亚太地区父母的互动对孩子的影响。后来成果发表在国际知名的家庭治疗杂志《FamilyProcess》上。
两个都关心家庭和孩子的人为何纠缠
在五个地区60个案例超过180个小时的录像资料里面,上面短短十几秒的独白,本已淹没在我的记忆深处,但最近真人亲子节目的火爆,掀起了铺天盖地的评论分析论述父亲与孩子关系的重要性,于是这个片段,以及前后的影像都被勾出来了。
丈夫是一个沉默汉子,整天与图纸和数字打交道,只懂得埋头工作,语言并非他的强项。可能是担心自己语言表达不清,所以只好在说话的时候辅以手舞足蹈,急得满头大汗。
他的妻子是一名心理学博士,出身学术世家,父母都是大学教授,理论依据说得环环相扣、滴水不漏,而且温和有礼,让人难以反驳也无从发难。她一直想说服丈夫:父子相处太少会影响孩子心理健康,现在孩子的一些行为问题,都是和这个有关。她要求丈夫多点回家陪孩子。
这个原本寡言的汉子最后急了,一口气说出了上面那段话。说完皱着眉瘫软在沙发上,垂头丧气了,相当苦恼。面对老实巴交的丈夫,本来能说会道的妻子也陷入了沉默。
对话进入了僵局,当时我的思维也陷入了僵局:两个都如此关心家庭和孩子成长的好人,怎么会纠缠到如此地步?方向既然是一致的,为何还会有分道扬镳的隔阂感?
语言不是唯一的沟通方式
这是我们做家庭治疗工作时常遇到的困境,显然,夫妻间的沟通出了问题。
说到沟通,时下流行的“亲子”和“夫妻”关系理念更多是在强调语言上的交流,似乎只有说出来才是沟通,也仿佛爱一个人就一定要说出“我爱你”。很多女士被“教育”之后回家跟老公约定,相互说话要带一句“亲爱的”或者“我爱你”表达爱意,于是闹出了诸多如“亲爱的,你死哪儿去了”的笑话。
说清楚当然不是坏事,只是过分强调“说”,而忽略了沟通中不说的意义,就容易出问题了。中国人本来是“不言而喻”的鼻祖:“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等诗句都是描述人与人的沟通中微妙却又内涵丰富的无言交流。
有位老外曾用流利的国语跟我说:“我来了中国三十年,总算明白,你们的女孩子说‘有可能’的时候,其实就是没什么可能;反而不说的时候更有可能是答应你的示爱。你们管这个叫‘含情脉脉’吧?太有趣了!”
我回应说:“You may be right!”两人相视而笑,举杯一饮而尽。
包容应包括很多内容
一个白人老外花十年能明白的道理,反而很多中国人一辈子都不明白。这不是性别或文化差异问题,而是理解和包容问题:我们都如此不一样,以至于表达爱的方式也不尽相同。就像开头提到的那对夫妻,从各自的成长出发,丈夫当然不明白为什么父子交流就一定要说话,妻子自然也难以理解不说话怎样沟通。
我们都如此不一样,包括表达爱的方式。
“我能否包容别人表达爱的方式?”
Maybe,我们在围观别人的亲子关系且抑制不住要评头品足之前,可否先这样问自己?
或者,如果太太们想要的是老公早点回家陪自己,而不只是陪孩子,我倒是支持各位直接说出来,而不是问左右为难的孩子:“爸爸去哪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