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亲子家庭
请别再吓唬我了
发布时间:2015-04-09 15:15:09  阅览数:2442
作者/张真

作为这个时代或者社会的状态,焦虑感无处不在。尤其是食品安全方面,常常听见人们感叹说“真是什么也不能吃了啊!”或者是对于流行的锻炼方式比如跑步,时不时便会有“某人跑步中暑死掉了”或者“跑步有损关节”等等这样的忠告飘来锻炼者的耳边。

然而,如果身为父母,不对自己的焦虑感加以留意、反省和自控,可能会带来以下的影响。

首先,直接可能影响到与孩子之间的关系:
——我常常听到来访者说道,“家人这样的唠叨虽然知道是好意,但是实在太难以忍受了,所以不愿意回家”。想想如果家庭谈话里不出三句话就会谈到如何死,确实是很大的压力。很多家庭是因为这样的情况而失去了很多本可以交流的机会。

另一种可能是:可能会带给孩子“这个世界十分危险”的想法,使得孩子害怕长大,觉得长大是危险而孤独的,对父母产生严重依赖。

第三种可能是:可能会让孩子觉得父母十分脆弱,必须要终身照顾父母的情绪,从而在心里看不起父母,因为不得不为父母而放弃自己的需要而感到愤怒,却又只能憋在心里,会导致时不时闹别扭,但过后又内疚。内心十分纠结。

第四种可能是:一部分孩子会养成被动攻击的性格,当父母传达出对某件事的焦虑时,孩子会故意迎合父母表现得十分强烈地害怕和回避,以至于让父母觉得不对劲。这实际上也是一种表达不满的方式,但是带来的是更强烈的隔阂。

与这种可能性相仿的是:孩子可能会由于父母的这些“不要做”,而渐渐放弃自己去判断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而无法培育出自己真正的判断力,最终会给孩子带来真正的危险。没有自己做决定的过程,是无法学习到做决定需要怎样的内心决策过程以及决策标准的。

还有一种,非常常见的可能性是:由于父母焦虑传达的实际上是一些禁令,孩子感觉到这也不许做、那也不许做,会觉得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并不是父母真正关心的,父母关心的只是自己活着就行了,活成什么样都不重要,不开心也不重要,从而深深地感觉自己不被爱。

我们常常在西方人的对话里看到这样的故事:父母对于孩子要到战乱地区去做志愿者非常担心,但是忍着不说,因为他们认为自己作为父母应该支持孩子,而不是妨碍他们追求自己要做的事情;孩子也应该为自己的决定负责,如果受伤或者死去,也是孩子要去自己面对的事情,父母所作的是提供情感上的抚慰和后盾一样的作用。

今天我还看到了一名无国界医生说她去埃博拉病毒肆虐的地区支援,她出发前和自己的妈妈交谈,她的妈妈说:“就好像我能阻止你似的!”我想,她的妈妈一定也为孩子的选择感到焦虑,但是,也许正是因为她妈妈没有反复跟她念叨说“多危险啊,一定不能去啊”,她才能做自己的选择,也愿意跟妈妈交谈,告诉妈妈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而不必选择压下自己的心里话、不去和家人沟通。

 

收 藏】【打 印】【关 闭